社團法人臺中市紅十字會

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人道救援組織,於1863年在日內瓦成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全世界有190個國家加入紅十字會,在世界各角落,執行博愛、人道與志願服務工作,並多次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服務核心

人道
Humanity

博愛
Fraternity

志願服務
Voluntary Service

NEWS

 

最新消息

訓練課程

9 8 月 2023

成人、兒童、嬰兒CPR+AED訓練 (8小時)

admin

訓練課程

9 8 月 2023

寵物急救-基礎班

admin

關懷據點

30 7 月 2023

元氣健身坊

admin

SERVICE

 

協會課程與服務

關於我們

社團法人臺中市紅十字會

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人道救援組織,於1863年在日內瓦成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全世界有190個國家加入紅十字會,在世界各角落,執行博愛、人道與志願服務工作,並多次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社團法人臺中市紅十字會,依總會組織章程,輔佐政府辦理戰時傷兵之救護及戰俘平民之救濟,國內外災變之救護及賑濟;平時則提供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暨減免災難之服務。

因應台灣高齡化社會,慢性病患、獨居與失能長者、身心障礙者之長期照護需求與日遽增,本會自民國90年起受政府委託,積極協助政府推動居家照顧工作,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培養長照人力,於民國97年至99年間承辦行政院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居家服務與工作媒合計畫之居家照顧服務業務,辦理自費方案並於98年合法設立非營利就業服務機構。

101年開始,開始承接臺中市社會局山二區及西屯區居家照顧服務及到宅臨時暨短期照顧服務計畫、臺中市衛生局喘息服務。在本會多方資源連結下,除了訓用合一,照顧服務員結訓後能直接就業,除了提供政府所補助的居家服務外,發掘個案需求,資源連結解決更多個案問題。

本會隨著社會變遷所衍生出之多元問題,持續針對社會弱勢民眾,開發專業性多元服務,藉由「脫貧」作為個案管理服務中心理念,漸進式提供專業工作訓練、工作機會媒合,服務過程中,察覺案主或案家之需求時,提供個別化之服務,包括急難救助金扶助、助學圓夢弱勢扶助、長期照顧服務、老人(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愛滋疾病衛教宣導、救災與備災救援、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媒合、志願服務之推廣與宣導與其它專業水上救生之教育訓練、急救訓練等服務項目。希能藉由專業服務,協助處於社會貧窮家庭,邁向自立生活與回歸社會正常功能階段,以降低弱勢民眾犯罪再發生率,更透過物銀行」的服務,協助低收、中低收入戶之弱勢民眾,由每個月物資發放,維持基本生活需求。

臺中市政府領全國社會救助之先,推動「大墩愛心食物銀行」於98年3月31日上午掛牌啟用,八十多個慈善團體贊助糧食與物資,同年5月初首次發放。而後,臺中縣政府也開辦「萬家燈火-希望包裹」食物救助方案。99年底縣市合併後,100年起開始籌畫臺中市愛心食物銀行延續方案,因此有行政中心協助統合各發放點的規劃。並在3月份的聯繫會報共推臺中市紅十字會負責此行政中心。

本會本著成立宗旨即協助政府進行各種災害防救與社會救助等業務,除了進行食物銀行行政中心工作外,並將行政中心擴大其服務功能-開發企業資源與非營利組三十多單位,連結嘉里大榮貨運建立後勤支援系統,把捐贈物資送達臺中各發放站,金額達兩千三百多萬元。101年度尋求民間提供270坪場地,設置全國首家超市型體食物銀行,並於8月23日在台中市第一廣場7樓開張營運,成為臺灣電子與平面媒體的焦點,目前有數十家的企業、學校、NPO、社團參訪,甚至前後任社會司長都親臨食物銀行參觀與指導。開創全國社會救助食物援助典範之先,提供邊緣戶及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更多物資選擇,時間有彈性又人性化,此模式已經先後在全台新成立的食物銀行借助參考的模式。

因為接受連鎖量販店、超市和餐飲業委託,串連全國各非營利組織,處理可運用食品與用品,106年結合這些組織,創辦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一年多來聯合會的服務模式已經從乾糧、生鮮、冷凍到熟食,從產地到餐桌找到最適的服務模式。研究台灣最佳的食物銀行服務的模式-社區資源、社區志工、服務社區有需要的人,近年起開始推展“社區食物銀行”概念,目標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社區食物銀行服務網絡。

服務項目

教育訓練
社會服務
長期照顧

友善連結